首頁 |
|
山東濰坊市清平路立交項目獲評星級智慧工地
近日,山東濰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布了2024年度濰坊市星級智慧工地典型案例名單,中鐵二十一局濰坊市清平路上跨膠濟線、膠濟客專立交橋工程項目入選,并獲評濰坊市市政工程二星級智慧工地,這也是濰坊市2024年度市政工程唯一一個最高星級智慧工地。
自開工建設以來,項目團隊堅持“數智建設 科技賦能”理念,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,讓項目管理更加規范化、精細化、數字化、智慧化,有效提高施工生產效率。項目團隊通過應用研發的“智慧+”管理系統,基于BIM模型,結合“智慧工地”平臺數據集成樞紐,將建筑業信息技術與施工管理深度融合,通過對施工現場的“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”等關鍵要素進行智能監控、作業審批和沉降曲線分析等功能,有效提升項目標準化管理水平。
采用“可視化”交底技術,等比例精準還原了各階段施工工序真實場景,并形成施工工藝動畫,對作業人員進行更為直觀的穿透式技術交底;通過對鋼筋、預埋件及預應力構件進行建模碰撞檢查,及時將發現的6458項硬碰撞進行了優化處理,大大降低返工率。
同時,在施工過程中,項目團隊創新施工工藝,通過在承臺內外預埋設置冷卻水管和溫度傳感器,再利用“智慧工地”平臺大體積混凝土監測系統,對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、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差實時監測,通過自動控制水循環時間、水量流速和進水溫度,有效解決了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難題,順利實現一次性連續澆筑2058立方米混凝土。
運用自動化深基坑和高支模安全監測系統,通過智能傳感設備,自動獲取基坑周圍地下水位、土體位移、沉降、土壓力等數據,與規范容許值進行實時對比,進行超閾預警。通過軟硬件相結合,對塔吊進行實時監控,實現負載實時檢測、群塔作業防碰撞檢測、區域保護檢測、司機人臉識別等多項功能,護航設備安全運行。
在規范現場施工人員行為方面,創新推行“慧眼AI”監管模式,采用“現場數字化采集設備+視覺大模型智能分析+監管平臺及時反饋預警”的方式,對于作業人員位置異常的情況及時排查,并進行安全規范穿著和違章作業的24小時監控,利用智能監控廣播喊話制止作業人員的違規行為,進一步消除施工安全隱患,實現了自動巡邏、掌上巡邏。
此外,項目“智慧工地”平臺將建設、監理、咨詢等單位納入系統,各方均能在系統中查看施工質量、監控安全、隱蔽工程資料以及試驗數據等各類信息,實現了數據共享與全透明、可視化管理。
通過環境實時數據、動態監測報警,實時監控施工環境狀態,有針對性地預防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,設置的漂浮物收納箱獲得業主高度贊揚和推廣。項目以打造文明生態施工,創造綠色的建設環境為切入點的科研課題,獲得實用新型專利。該項目連續3年獲得山東省“聚焦雙碳目標 聚力綠智建造”等主題創新創優勞動競賽優秀項目部榮譽稱號。